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上传团队封面
*请务必选择正确的学校,证书上将以主备人的学校名称为准
*如果没有找到您的学校,请联系客服:0731- 85486866/85486867
*本次大赛可跨校组队,所在学校为非必选项
点击上传封面
每个章节最多提供给支团队选择,如您在创建教案后长时间未编辑,管理员可能会取消您的选课,届时您需要重新选择章节备课。
如果您的团队成员都为同校老师,请尽快为团队补充所在学校信息,以免错失后期最佳组织奖的评选机会。
如果您的团队成员是来自不同学校,则无需补充所在学校信息。
不止于备课
切换分站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本次我们来探讨一下,高中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文章,国学经典,《论语》十二章。在初中语文的学习阶段,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论语》中的一些经典篇章,所以学生们对于孔子、儒家学派,都不陌生,所以这次的《论语》十二章的学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比较的高。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实践的意识。
关于本次教学,我的思路如下:
首先,对于孔子及其思想的深入认识。鼓励学生,联系旧有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联系之前所学的关于孔子的思想内容,结合儒家思想的基本要义,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本篇文章需要学生全文背诵,所以,对于我们老师的要求就是自己首先能够背诵,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与背诵。
其次,本篇文章虽然分为了十二章,但是也分为了几大类,概括之后,更能够理解和深入的学习原文内容。第一章,君子好学,第二章,培育仁德,第三章,追求真理,第四章,重义轻利,第五章,自我反省,第六章,表里如一,第七章,勇于担当,第八章,持之以恒,第九章,具知仁勇,第十章,克己复礼,第十一章,推己及人,第十二章,学习经典。
第一章,君子好学,第四章,重义轻利,第六章,表里如一,它们可以一起概括为——君子之德。
余下的章节,可以概括为修身养性,从仁、义、礼三个方面,来加强自己的修养。
第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相互探讨,集思广益。
在孔子看来,什么是”仁“?孔子如何看待”仁“和”礼“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有怎样的修养品质?孔子为什么要强调弟子学习《诗》?
通过研究探讨,让学生们明确,对君子的道德要求是,重精神,轻物质。明确礼与乐之间的关系,以及孔子一生对于”仁义之道“的执着追求。
第四,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的重要意义。
儒家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依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就是本次《论语》十二章的磨课,我提出的几点浅薄见解,期待同组教师之间智慧的碰撞,让我的这堂课,得到更多的灵感与智慧,从而收获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
《论语》十二章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晓孔子、识背景
配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