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免费开通校本教研云>
查询历史考核记录>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祁阳县小学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

小学
语文
引领 互助 合作 分享
  • 主页
  • 主题资讯
  • 工作室课例
  • 互动留言
  • 工作室公告
  • 工作室资源
  • 工作室介绍

修改主题背景

重新上传

建议上传:1200px* 220px的jpg、gif、jpeg、bmp、png、webp文件

当前位置: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分类:教学设计
发布:唐燕琼
日期:2020-08-02 11:10
阅读量:38

3 古诗词三首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三课 古诗词三首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写“德、鹊、蝉”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建德江、惊鹊、鸣蝉”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融入丰富的想象,感悟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难点:感悟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搜集孟浩然、苏轼和辛弃疾的资料。

教法和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

教学过程:

一、 视频导入:

明亮的月光,惊醒的鹊儿,微微的凉风,鸣叫的蝉儿,清新的稻花香,还有蛙声一片。这一切多么美好,让我们一起置身于这美好的夜晚,感受着清风明月,一起走进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写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请大家打开书本第8页。(板书课题)

二、 简介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代表作品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我们以前学了辛弃疾的一首词《清平乐  村居》大家一起来背一背。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剥莲蓬。

 

三、范读课题,自主解题

1.师读课题,提出疑问。

读题目时老师为什么在中间停顿一下?

生:因为“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2.联系旧知,了解课题。

你们对课题还有哪些了解?

1:我知道“黄沙”是指黄沙岭,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的西面。

2:题目的意思是晚上诗人在黄沙岭的一条小道上散步。

四、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由读全词。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词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2.指名读词。

重点强调:“蝉”是翘舌音,“见”读xiàn,不读jiàn。

1)理解“见”的意思。“见”就是出现的意思。

2)联结知。这个“见”还在什么地方出现过?

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齐读全词。

五、自读自悟,入境抒情

过渡:读通词是学好诗词的序幕。读懂词,读出词里所包含的意思,这才是学习词的正式开始。词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需要细心品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品味一下吧!

(一)品读上阕

1.自读自悟。

学生默读上阕,不懂的地方打上“?”,小组讨论汇报。

2.汇报交流。

1)谁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①弄懂“别枝”。借助注释,可以知道“别枝”指横斜的树枝。

① 理解词意。

生:这句词的意思就是:月光明亮,惊醒的鹊儿飞绕在树枝上。清风吹来,半夜里蝉儿在鸣唱。

③学生质疑。

生:我不认为是明月惊醒了鹊儿,也可能是作者的脚步声惊动了鹊儿。

师:有自己的见解,真棒!

④想象画面。师范读这句词,学生闭眼想象: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明亮的月光下,惊醒的鹊儿飞离树枝。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⑤有感情地朗读。黄沙岭的景色是多么迷人啊!谁能读出来呢?(指名读)

过渡: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2)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① 描述画面。

生:这句词展现的画面是:稻花飘香,农民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蛙声阵阵,吸引诗人侧耳细听。

②表达异议。

生:我认为这里的两句应倒过来,读为“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一片蛙声说明青蛙很多,稻花飘香预示着丰收。因此,这里是青蛙在争说丰收,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

③给予鼓励。

师:你想象丰富、见解独特,了不起!“说丰年”的是农民还是青蛙,各人见解不一样,重要的是让读者体会到丰收的喜悦。

④读出喜悦。(一咏三叹读)

a.多少年来,与农田朝夕相处的青蛙,看到黄沙岭这喜人的丰收景象,能不高兴吗?

男生齐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民丰收多不容易啊!他们怎能不开心呢?

女生齐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朝朝出,天天望,辛勤的耕耘终于有了收获,辛弃疾又怎能不为农民高兴呢?

齐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齐读上阕。

明亮的月光,惊醒的鹊儿,微微的凉风,鸣叫的蝉儿,清新的稻花香,蛙声一片,这一切多么美好,让我们一起置身于这美好的夜晚,感受着清风明月,轻轻地吟一吟吧——齐读上阕。

(二)品读下阕

1.默读下阕。

2.学生交流。重点点拨: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应该颠倒顺序来理解,就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2)品“忽见”之趣。

 课件出示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① 读出惊喜。阵雨来临,天黑乎乎的,避雨的地方很难寻找,辛弃疾非常着急,在阵雨到来之前终于找到了。

②读出放松。诗人正在为避雨着急,现在看到茅店,心情放松了。

③读出兴奋。进了茅店,又可以与农民们一边喝酒,一边说丰年了。

3.以诗表情。

想想哪句诗最能表达词人此时的心情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个性朗读。

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下阕。(指名读、齐读)

六、对比阅读,体会情感

(课件出示《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两首诗词。)这两首诗词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有不同,结合具体诗句说说。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一个“愁”字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诗人把这份愁情托付给了江中的月儿,“江清月近人”一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愁肠百转、孤独寂寞的诗人。诗人看见月亮便勾起了自己的愁绪,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愁思。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描写的是恬静的月夜景色,表达了丰收在即的喜悦之情。

七、指导写字

 

 

八、作业:抄写有关月亮的诗句

 

 

板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江南水乡美景      躲避即来山雨    静谧的夜晚

                 

  声色兼备           感受细腻     丰收的喜悦

 

 

教学反思: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