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免费开通校本教研云>
查询历史考核记录>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汪小红的个人主页

桃江县桃花江镇桃花江小学
数学
  • TA的主页
  • TA的资源包
  • TA的文章
  • TA的荣誉
当前位置: 贝壳网 > 汪小红的个人主页 > 我的文章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

汪小红
工作记录
2017-11-28 21:08:14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这堂课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我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猜想、验证、发现、讨论交流中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一、设疑激趣,引发猜想

“学贵在思,思源于疑”,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上课开始,我首先让学生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三角形的知识,使学生对三角形的概念、特性及分类有了一个回顾的过程,然后我让学生画一画“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你能画出来吗?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无法画出,这时老师适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画不出来?可能与三角形的什么有关?并及时地揭示课题:今天要研究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由此引发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多少度?这样一步一步地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引发猜想。

二、验证猜想,自主探究

很多同学提出了自已的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其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是大部分的同学已经知道的知识,所以孩子们很轻松地就答出来了。但是为什么是180,同学们很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要让他们通过思考、操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来进行自主探究,归纳推理,自已发现结论,在这个验证猜想的过程中,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我觉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更重要,因此我先让学生说说“你为什么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或手中的学具来说说你的理由吗?”同学们马上想到了等边三角形与三角尺的三个内角的推算方法,这样有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说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说出了理由之后,我又提出了新的疑问:这些都是特殊的三角形,要验证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可以用什么办法呢?学生提出了量一量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拿出学具袋里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用测量的方法去验证自已的猜想,结果学生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正好180,而是接近180。那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样不断地产生矛盾,激发学生解决矛盾,学生又想出了拼一拼和折一折的方法。我还利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在演示中进一步验证,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汇报中获得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首尾呼应,解决疑问

在学生验证了自已的猜想以后,运用我们学到的新知解决新课开始的疑问:为什么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学生恍然大悟,因为“两个直角的和已经是180”了,紧接着又开始追问:能画出有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和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吗?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也加深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理解。

四、灵活运用,加深理解

我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尤其是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后,大、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大小无关,判断题中设计了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形状也无关。

这节课还有一个不太理想的地方,那就是学生在“折一折”的活动中,没有落到实处,有的孩子没有掌握折的要点,这个是我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这节课我不断地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发矛盾和猜想,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新知识的奥秘,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中得到充足的体验与发展。


最新文章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