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免费开通校本教研云>
查询历史考核记录>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切换分站

当前位置:

能力点考核提示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詹建才:一个山里汉子的强校梦

时间:2018-05-29 16:45:18 

    四月的碧螺水库,格外美丽。罗家坪中学如一名处子横卧船形山麓。校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俨然一个大花园。宿舍里,地面如镜,鞋子成线,被子折叠如豆腐块,桌面物品整洁有序,俨然进了部队宿舍……是怎样的精细化管理,让这群山村孩子有如此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怎样的精心经营,让这所几经风雨的山村学校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带着好奇,我们驱车60公里走进罗家坪中学探访。初见校长詹建才,觉得他为人平和、朴实憨厚,再寻常不过,只是年仅43岁的他,华发早生。1998年,詹建才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南师大毕业,怀揣教育梦想,毅然回到家乡桃江县武潭镇罗家坪中学,成为了一名山村中学历史教师。20年来,他没有离开过家乡半步,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壮举,只用他那山里汉子的朴实,对家乡教育的忠诚,凭着“让更多的农村学子走出大山”的教育理想,用爱守望山村教育,诠释着生命的真谛,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山村教育恋歌。

    人心拢了,事业的根基就牢了

    詹建才接任校长的时候,罗家坪中学教学质量已是连年下滑、生源流失、人心涣散。怎么把人心聚拢是詹建才上任后要解决的第一道难题。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从自己烧起。在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他承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先从学校行政班子抓起。行政值班,从我做起。周一我值班,请大家向我看齐。”三年来,每周一早晨6点,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在校门口都能看到他坚定的身影。第二把火,就是抓政治学习。他搜集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有关的法律法规,扎根乡村教育的典型材料,自己带头学,亲自讲辅导课,引导教师树立终身从教,热爱乡村教育,激发教师创业热情。第三把火,就是重用年轻人当学校教务主任,让大家觉得只要能力足,好好干,上升就有通道。正是因为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每一位教师,也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老师们个个激情如火,勤奋工作,学生们也越来越阳光自信、拼劲儿十足,整个校园变成了一个蓬勃向上的精神特区,罗家坪中学很快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身为校长,詹建才坚持以师为本,把关心教师、尊重教师作为一件头等大事来做。当教师有困难疾苦时,他总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这一点来自镇上的教师龚苏理感触最深。2015年,龚苏理被分配到学校担任美术老师,她清楚地记得是校长詹建才亲自去接的。当她提着行李铺盖兴冲冲走下车时,看着荒凉山坡上孤零零的两栋房子,鼻子一酸,泪眼婆娑问道:“校长,这就是我们学校?我住哪里?”“别着急,保证你有地方住。”詹建才笑着安慰她。她跟随校长走进分配的宿舍时,双眼一亮,网络、浴室齐全。原来这都是詹校长利用假期改造好的,浴室的墙是他砌的,网线是他与电脑老师一起装好的,令龚老师感动不已。

    担任校长三年来,哪位老师家里有困难,詹校长都会尽可能地给予帮忙和照顾。外地的年轻老师周日来校,学校食堂没开餐,詹校长就主动接他们到家里吃饭。有些老师周末回家不方便,詹校长就成了他们的专职司机,一路护送到镇上乘车。

    20年来,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同事,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而他始终扎根贫困山村,默默耕耘,为他所挚爱的这一方山村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有人问:“詹建才,坚持这么多年,你就没想过要调走吗?”他坦然一笑:“这里很难招到老师,即使招来了,也不一定呆得长久,我要一走了之,这些孩子怎么办?”对詹建才的选择,有人说他“傻”,但在乡亲们的眼里,他更像是一位山村的“圣人”,大家对他只有无比的感激和崇敬。

    学校工会主席说:“詹校长是个特别有情怀,很暖心的校长。每逢教职工生日,他都会送上一条祝福的短信。虽然学校条件不好,可我们就是愿意跟着他干!”这也是全体教职工的心声:就是愿意跟着他干!

条件好了,师生离美好生活的愿景就近了

    罗家坪中学位于武潭镇西北面,是武潭镇最偏远的中学。由于交通极不便利,学校办学条件太差,长期以来外校的优秀教师引不进,新分配的教师都不愿来,本村的青年教师留不住。詹建才想:一所学校没有一支敬业乐教的教师队伍,要提高教学质量,真是难于上青天。要稳定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必须改善办学条件。

    2015年,詹建才担任罗家坪中学校长时,学校面临着很大的办学困难,围墙开裂,老师、学生住宿难,资金短缺,人员紧张,真可谓困难重重。面对这些困难,他并没有却步,而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多渠道寻求帮助。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他终于争取到上级部门和历届校友600万元资金,把学生住宿楼建设、田径场改造等项目引入校园,成立了奖励优秀教师、优秀学生、贫困学生的教育基金会。他还对校园绿化、美化进行重新规划,积极推进创建书香校园建设。几年艰苦创业,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校园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教室里整洁舒适,教师住房宽敞明亮,热水器、宽带等一应俱全。如今,年轻教师留住了,外地教师也进来了,孩子们的笑声也多起来了。

    在校园建设的三年中,他以校为家,总是舍小家顾大家,几乎牺牲了每一个休息日和节假日。就连他岳母身患癌症,母亲先后四次脑溢血,在床上瘫痪两年多,他都始终坚守学校抓建设,极少请假回家。

    当校长以来,他时刻不忘贫困学生,想尽一切办法争取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组织到校慰问寒门学子。2016年和2017年这两年里,詹建才就为师生争取到慰问金十万余元。据不完全统计,三年里有三十多人次贫困学生得到救助。学校无一人因贫辍学,学生入学率年年100%,巩固率年年100%。

    质量上去了,学校的生命就长了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事实证明,校长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所在,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詹建才上任后,连续三周深入教师、学生走访调研。经过充分考虑,他提出大力实施“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三箭齐发的办学方略,对学校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在组织学校行政人员多次开会研讨后,最终决定由他自己带头,所有行政人员兼任班主任,深入一线管理班级,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严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推行课改。由他本人担任课改组长,大胆任用年轻教师担负责课改专题,全力推行课改。着重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留住优质生源。

    詹建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养成教育。每学期开学一周对学生进行内务整理、文明礼仪等培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举办校园艺术节、三球比赛、清明节祭奠缅怀先烈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老师安心工作,学生快乐成长。作为校长,詹建才一直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新思想、新理念,编写了《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探微》等多篇理论文章。

    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出成果。三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党建工作、团队工作、文学社、图书室被桃江县教育局评为“优秀单位”。2015、2016年连续两届八年级在全县质量抽测考试中进入全县5强。学校中考成绩全面提升,学校录入省示范性高中的学生逐年增多。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人数由他接手时的365人增加到437人。

    近年来,罗家坪中学以厚重的人文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校风,浓厚的学风,成为桃江山区教育独特的风景,吸引了许多周边县市的学生前来就读。学生家长发自内心地说:“把孩子放到罗家坪中学,我们就是放心。”每年中考成绩出来,周边群众都自发组织到学校燃放鞭炮、烟花表示祝贺。现在,凡是学校要进行的建设、举行的活动,周边群众都很支持。学校与周边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冬去春来,詹建才凭着一股韧劲、一种执著,忍受了难以言说的艰辛,与罗家坪中学一起走过了20年的风风雨雨。詹建才,一名基层乡村校长,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那个甜美的梦,谱写着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上级将一所学校交给我,我就有责任和义务让学校充满生机,富有特色,让校园更加美丽,师生更加幸福!”詹建才如是说。

詹建才.jpg

图为罗家坪中学校长詹建才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