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课标1卷有七个意想不到
- 分类:教学研究
- 发布:王晓林
- 日期:2023-06-20 18:57
- 阅读量:31
一是默写第1题考了《报任安书》,既非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又在教材中找不见踪影,甚至选修教材中也难觅踪迹,也太难为学生了!
二是没有考查《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是新教材的重要特色,《红楼梦》的阅读和鉴赏最能体现语文素养,将《红楼梦》的考查纳入高考命题是应有之义,但语用题宁愿考查《骆驼祥子》,也刻意回避《红楼梦》,太不可思议!
三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英国学者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中的一篇文章,与强化传统文化的趋势不相吻合,让人颇感意外。
四是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考查严重不足,除作文外,其它题目均不曾涉及。
五是命题出现差错。第20题比较“处处、微微、早早”和“处、微、早”语意的不同,然而“处”“微”和“早”代入原句却说不通!如果置换不了,怎么比较?高考命题专业性很强,有人命题,有人审题,有人做题,然而百密一疏,让人叹惋!
六是第9小题考查写作文学短评并给出两组关键词,甲组是“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是“河流”,要求围绕关键词写短评思路。甲组关涉文本思想内容理解,乙组关涉意象作用分析。如果选择乙组,那么第9题考艺术手法赏析,第8题考思想内容理解,这种分布比较合理;如果选择甲组,两道题都考查思想内容理解,且与诗歌表述题考查思路雷同,就与审美全无关涉了,不能不称其为瑕疵!
另外,21题考查逗号的表现力,第二个句子“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选取合理,但第一个句子“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选取不合理。因为“半天,打出一个嗝”中间可以隔断也可以不隔断,两可之间才有选择和表现的空间,才可以比较,才可以作答;而第一个句子逗号非使用不可,所以要赏析这个句子,只能从短句和动词使用的角度进行,与逗号无关。如此命题,会让考生非常为难!
七是作文材料给出了中心论点,还给出了若干分论点,相当于搭建好逻辑框架,考生填充材料即可,显然不利于逻辑思辨能力和发现创新能力的考查;比较上海题的“引而不发”,其和盘托出的呈现方式更显笨拙。
虽有种种意外,但试卷优点也不少:
一是反套路、反应试的努力值得嘉许。如论述类文本取材外国学者的文章,且只有一篇,而文言文却有两篇;如第9题考查写作文学短评,比较新颖;如文言断句题考查形式有变化,病句和成语考查采用二合一的形式。
二是更加注重语文素养的考查。如选择题减少一道,由10道减为9道;如补写句子由6分减为4分,且降低难度;如标点考查由正误辨识变为美点赏析。
总之,语文试题虽有瑕疵,但总体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