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免费开通校本教研云>
查询历史考核记录>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湖南高中数学学科名师工作室

高中
数学
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探究数学学科教学规律,改进数学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高教学效益的合作
  • 主页
  • 工作室介绍
  • 资讯快递
  • 名师讲学
  • 学科资讯
  • 教学资源
  • 精品资源
  • 更多
    教研活动
    工作室活动
    互动留言

修改主题背景

重新上传

建议上传:1200px* 220px的jpg、gif、jpeg、bmp、png、webp文件

当前位置:

考前最后一个月,这些影响分数的小细节你一定要知道

分类:资讯快递
发布:姚贵丰
日期:2023-05-26 16:51
阅读量:297

(文章转载妙解之慧 2023-05-15 21:37 发表于陕西)

 

我知道,无数次的考试慢慢磨去了你的信心,身心双重疲劳,成绩也进入稳定期,你的焦虑愈演愈烈

备战高考,最危险的不是考试前几天,而是考前20天至一个月

黎明前的黑暗最难捱

但是,我想说,大学真的很棒,没有上过真的很可惜。

01

学不进去了怎么办?

我知道这段时间很关键,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就是学不进去,哪怕发呆也不想学习!

还有三十几天了,可我一点都动不起来,我也知道这样不行,可是真的不想学习了时间是没有属性的,考前的这一个月,和刚开始复习的一个月,并没有区别。

变化的,是我们的心理。

一遍一遍地复习,一次一次地考试,一套又一套地刷题,同样的备考历程,有些同学有如考神附体,应考越来越熟练,成绩越来越好;有些同学却发现自己效率越来越低,考试出错的频率越来越高,看书走神、听课迷离、做题手抖……甚至对复习无比厌倦。

“在这种关键时候厌学,是我不正常吗?”

——并不是,这是心理饱和现象,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

但高考百里,行至九十,怎么能轻易被它拦住?

可以这样做

(1)按下学习暂停键,积极调整。

当我们出现心理饱和现象时,说明学习已经有点超负荷,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了。此时,可以给自己按下暂停键,适当减少复习时间,增加娱乐、锻炼、散步时间,分散一下注意力。

复习效率、复习质量与复习时间强相关,但疲劳战术的效率肯定是低的。临近高考,适当的休整非但不会影响复习效率,反而会提高效率和效益。保持愉悦的心情是克服心理饱和的最有效方法。

(2)调整战略方向,重点突破。

心理饱和最大的原因就是一味地重复:左一套、右一套,刷题不停歇,越刷越厌倦;抠细节、扣难题、扣新题,做不出来偏要做,只会心力交瘁。

但我们都知道,高考题目中,80%是中低档基础题,拔高难题只有20%。可以调整一下复习的侧重,重点提高基础知识,做基本题目,这样既能提高复习信心,也能达到效率和效益双丰收。少做、不做难题,努力避免“心理饱和”现象的加剧。

(3)“心理饱和”现象在各学科上表现也是有差异的。可以不同学科交替学习,形似的内容安排在不同的时间,反应比较重的学科可以暂时少安排时间,反应比较轻的学科就多安排一些时间;刷题和看错题、笔记、思维导图等交错进行……

(4)改变学习环境。大脑喜欢空气清新、卫生整洁的环境,考前的复习不要长时间呆在室内,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就到户外环境好的校园、公园,开阔的地方进行回想整理型的复习。


02

成绩已经定型了吗?努力没有用了吗?

成绩忽高忽低,排名一落再落。他们都说这个时候成绩已经定型了,我还有机会吗?”

“他们都说成绩无法改变了,老师和同学都说不会再有改变!最后一个月的时间真的没用了吗?”

跟我默念:一切都是为了高考,高考才能决定一切,其他成绩都是虚幻的。

这个时候,任何人的话都不是神谕,他说只是他说,并不代表那就是最终的结局。

最后一个月,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也只是很小,不代表没有。

想要成绩再有进步,在心里就绝不能否认自己的潜力,建立坚不可摧的信心,至少能保证高考时你不会发挥失利。

高中三年,最终只为高考,这期间的所有考试,在高考面前都是虚的,最后一个月又怎样,哪怕最后一天,也不能放弃,尽自己所能,说不定你能成为那匹黑马。

 

03

高考越近,我越慌张

“每天都很焦虑,怎么办?”

你焦虑的是什么?是怕高考考不好?还是怕面对亲友失望的目光?但是现在的焦虑会对避免这样的结果有什么用吗?

没有,焦虑除了浪费时间,什么用都没有。

极端一点,把这一个月的时间用到任何一个科目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那我们为什么会慌?因为想得多、做的少。将时间用来焦虑,只会陷入无止境的恶性循环。

考前一个月,最应该做的是发现问题然后积极解决问题。

行至此时,首先保证心态,不要浮躁;不再关注那些感受性的事物,不再浮躁,认真踏实落实,比如回到课本去查漏补缺、专项突破大题,保证会做的题都做对,还要在一些题上有所突破,很忙的,哪有时间想那么多?

稳住,能在最后一个月顶住压力的人,高考一定能正常乃至超常发挥。

 

04

一些复习建议(仅供参考)

(1)如果你平时成绩很少上500

最后一个月,请把手上的模拟题、试卷、资料通通放一边。基础不牢固的情况下,跟着老师不停的刷题只会让你疲于奔命。

你需要的是疯狂地巩固基础。比如物理,把公式、理论、结论仔细地、完完整整地看一遍、抄一遍。数学,化学也是,一定要把基础背熟、公式牢记。

再用零零碎碎的时间,把之前做过的理科卷子拿出来,把最简单的错题好好看看,重做一遍。

还是那句话,高考中80%都是基础知识,把基础知识掌握牢,成绩一定会再有提升。

(2)如果你的成绩在500~550

恭喜你,你是潜力最大的。500分以上,说明高中三年的基础知识还算牢固,差的是更进一步的提升。

回顾一下,每次成绩出来,你是不是总会有点懊悔,总有题明明会却做错了,解决掉自己审题不认真的毛病,你一定会在有进步。当然,仔细之外,基础知识还是要再看一遍。

(3)如果你的成绩在550~580

首先,还是要把书好好翻翻,该背的背熟。把以往考试的错题拿出来,重新看一遍;对于还是不太会的试题,认真再做一遍,把原理弄清楚,然后稍微攻克一些难题,比如数学最后两大题,物理最后大题,实验题。

580、600以上的同学,请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保持就好。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