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免费开通校本教研云>
查询历史考核记录>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永州柳子中学初中英语工作室

初中
英语
本工作室以“专业引导、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努力为初中英语教学科研做出贡献!
  • 主页
  • 主题资讯
  • 工作室课例
  • 互动留言
  • 工作室公告
  • 工作室介绍
  • 工作室资源
  • 更多
    工作室活动

修改主题背景

重新上传

建议上传:1200px* 220px的jpg、gif、jpeg、bmp、png、webp文件

当前位置:

班主任心得3

分类:工作记录
发布:邓小多
日期:2020-08-08 00:16
阅读量:19

小确幸

班主任的工作辛苦而又忙碌。但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我时常能感到发自内心的、细微中略带实在的感动、欣喜和幸福,用时下的流行词“小确幸”来形容再贴切不过。这种感觉来自于班级每一个情真意切的孩子,来自于每一位倾注心血的家长,来自于大家高度认同的班级文化构筑的精神家园,来自于自己为班级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所收获的成绩和进步。正是有了这种“小确幸”,让我觉得作为班主任,一切的辛苦和忙碌都是值得的。  

班级的文化氛围,让我充满信心。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核心阵地,是知识的集散地、人格的熏陶地、体质的培养地、心灵的归宿地。班级文化作为一项包含鲜明导向的系统工程、一股极具感召力和引领作用的精神力量,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所以,班级成立之初,我们就非常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开学伊始就着手准备,力争把班级文化做得出彩,给全班学生上好这门“隐形课程”。在开放、活泼、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经过孩子和家长们集思广益,“骐骥”这个班名新鲜出炉,班徽和班级精神也在反复打磨中最终敲定。我跟班上的孩子们说:“古人年迈尚有此等豪情壮志,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更应长风破浪、志在千里。今天,我们有缘相识相知在骐骥班,就要立下鸿鹄之志,用行动追逐梦想、实现目标。希望你们在逐梦之路上都能学会对人感恩、对物珍惜、对事尽责、对己克制,三年的成长蜕变之后,个个都能不忘初心、不负韶华。”“骐骥”班级文化体系的形成,是全班同学和家长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大家齐心协力收获成果的见证。现在,全班师生和家长都高度认同这种班级文化,特别是代表班级文化的班级夙愿(仪态举止端庄高雅、谈吐表达睿智流畅、思维敏捷勇于竞争、严于律己责任担当),它已然成为全班主流价值理念的呈现,成为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的号角,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青云之志,和而不同”。班上有这样浓厚的氛围,让我在欣喜之余也更加坚定了带班的信心。我相信,三年初中生涯,“骐骥精神”必将引导孩子们登高望远、追求卓越。  

团队的拼搏精神,让我倍感振奋。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是一个班级冲破阻力、挑战困境、赢取胜利的最大动力。平时我很注重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拧成一股绳”的团队力量,在一些比赛和活动中我班常常能收获惊喜。记得七年级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比赛,我们班成功的历程可以说是艰难又坎坷。起初由于部分同学不专注、不积极,队列队形被评价为慢、乱、差,随着比赛日益临近,看着别班整齐划一的队伍,我们心急如焚。就从那一刻起,我们不再沉默,而是选择主动出击,积极寻求各个资深教练的帮助,不断改进专业技能和动作细节,抓住一切可以训练的时间发奋练习,尽管辛苦,却毫不动摇我们要取胜的决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班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绝非偶然,它离不开每位同学的艰苦努力,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这也是孩子们团队意识和奋斗精神的充分展现。正因为全体师生发扬不抱怨不放弃的精神,勇于战胜压力、挑战自我,不断改良训练方法,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我们才能取得属于自己的胜利。有一次的教室布置评比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什么叫“集体的力量”。周伊孜、徐若涵、胡诗雨、冯馨颐四位同学主动对后黑板进行谋划布局,对卡纸画一次次推倒重来,反复进行优化改造。其他同学纷纷行动起来,精心打扮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摆拼图“我又长高了”,粘贴“成功的阶梯”,制作“劳动最光荣”海报,扫地刷地,把课桌摆整齐,布置“书香阁”……这一环接一环的“组合拳”,将孩子们的团结和智慧展现得淋淋尽致。孩子们心系班级、服务班级,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全心投入到班级布置中。这一幕幕绘制出一幅幅其乐融融、团结温馨的全家福,让人幸福而感动。如今,班级布置的过程仍历历在目,成为了全班的一段珍贵记忆。我想,这就是同学们心中对集体满满的爱,这就是1825班最大的财富和最强的力量,这股力量可以让我们穿过风雨、遇见彩虹。  

家长的倾力支持,让我常怀感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终身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老师的工作将大打折扣。幸运的是,班有一支强大、得力的“家长后援团”,他们不仅关心孩子的成长和班级的建设,更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持老师的工作和班级的各项活动。记得我们班第一次参加全校艺术节,48位同学全员参与,大部分同学第一次登上如此宏大的舞台,跃跃欲试的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很欣慰,我们身后有如此强大的家长阵容。我们也发现,家长们个个神通广大、能力不凡。有的一听闻艺术节要开始了,马上想办法帮我们请到了优秀的舞蹈老师。有的一听闻我们需要舞台背景视频,便连夜制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忙到深夜10点多。有的自身有专业舞蹈素养,便甘当专业舞者兼专业导师,充当我们的主教练,一步一步教,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打磨,带领孩子们井然有序地排练,她甚至连同学们的名字都记住了,可见所花心思、时间之多,那不辞劳苦的精神着实让人称道。每周三我们的舞蹈排练,不论寒风多么冷冽,不论身体多么疲劳,仍有很多孩子的家长在旁边守候。我们可亲可敬的家长们都如此努力,精心指导、守候陪伴,孩子们更是带着感恩之心全力投入、不敢有丝毫懈怠。从最初不知所措的肢体动作到后来整齐划一的自信喊拍,见证了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尽管我们的舞蹈不是最完美的,但一定是最富有感情的,满满的父母情、师生情、同学情。有位家长还为我们每一次排练都制作了美篇,现在打开来看,音乐响起,感动顿时又涌上心头。  

孩子的成长进步,让我收获惊喜。一周一周,一月一月,孩子们一天天地长大,他们的校园生活过得很充实,充满着感动和人情味。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对人感恩、对物珍惜、对事尽责、对己克制”的班训,身上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孩子们对父母更加理解了。周末在家中与爸爸妈妈畅谈校园喜怒哀乐,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深知爸妈的辛苦,上课认真听讲、不开小差,晚自习积极计划、自我安排;生活上用零花钱也从不大手大脚,有的同学一周都不需要花钱。 

 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情更深了。每当同学们在校园远远看到老师,会热情招手大呼“老师好”“老师吃饭了没有”;每当同学们在教室、办公室,会粘着问老师“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而迟迟不愿意离开;每当收到孩子们一首首小诗、一份份小零食时,我不禁感慨——当老师,真幸福! 

 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也更加深厚了。一人有困难,小组一起帮。班上有同学生病了,他身旁一定会出现关怀的问候的同学;小组里有同学拖欠任务、上课不认真、坐姿不端正时,组长和其他成员一遍又一遍地耐心提醒……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这样的感动一定会越来越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变得懂感恩、会感恩。  

其实,班主任的幸福很简单,有时候就在不经意间,一声问候、一个眼神、一次努力、一项荣誉,都让我感到收获满满。它们是生活中小小的幸运与快乐,是流淌在生活中的舒心与美好,是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是对人生的感恩和珍惜。当我们逐一将这些“小确幸”拾起的时候,也就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