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免费开通校本教研云>
查询历史考核记录>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贺军的个人简介

郴州市拥军小学
  • TA的主页
  • TA的资源包
  • TA的文章
  • TA的荣誉
当前位置: 贝壳网 > 贺军的个人主页 > 我的文章 >推门听《射线、直线、线段》一课有感

推门听《射线、直线、线段》一课有感

贺军
教学感想
2018-04-28 15:19:55

这个月,在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这个学期的推门听课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星期四听了一节四年级的《直线、射线、线段》一课,颇有一番感受,现与大家分享如下:

上课的老师是这个学期刚调进来的一位的青年教师,通过课后的交流,得知她从事数学教学的年限应该不是很久,但也颇具一些老数学老师的风范,语速不快不慢,语言清晰明了,教态自然大方,应该是一位很有潜质的老师。

但毕竟是年轻,有的地方也确实处理的不如人意。尤其是对难点的突破这一点上我具体的和她交流了一下感受。

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而难点应该是通过比较归纳出这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这三者是一个形象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较为简单的,而将这三者进行比较进而归纳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又应该是个抽象的过程,是较为复杂的。如何从形象上升到抽象,从简单上升到复杂,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我想这是上课教师应该考虑到的问题,也是这节课的最难以处理的一个问题。

这节课为了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老师还是想了办法。例如在认识直线、射线、线段之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点,要求学生以这个点为端点画几条线段,但是画完之后没有了下文,就急忙去比较直线、射线、线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去了,结果学生的回答吞吞吐吐,感觉对知识没有完全消化吸收,课的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对于通过一点来画线这个环节我的认为是设计的不错,但一定要深挖,怎样深挖呢?我的设想是这样的:先是确定一点,确定一个方向,要求学生画射线。提问:能画几条射线?答:一条。再要求学生画线段。提问:能多少条线段?通过实践操作后得出:无数条。师提问:为什么射线只能画一条,而线段能画无数条呢?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可以得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是无限延长的,所以朝一个方向只能画一条,而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在同一个方向可以画出无数不同的长度,所以可以画无数条。这样一番问答,老师再稍作引导,学生会通过比较很形象地体会到射线和线段的不同点,从而归纳得出两者的不同点。

然后继续让学生以这一点朝不同方向画射线,并提问:能画多少条?生答:也是无数条。老师再接着画两条射线,形成一条直线。提问:这两条射线合在一起是什么线?引导后可得出:直线。师又提问:这条直线是怎么画出来的。生答:画了两条射线得出来的。师问:这两条射线有什么关系?生答: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的射线组成的。师又提问:这条直线和射线有什么不同点?通过形象地观察和比较,学生也不难得出射线有一个端点,而直线一个端点也没有。

这样,学生既直观地感受到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为得出三者的相同点作好了铺设,同时三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也通过形象地比较很快就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这样的设计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有着不言而喻的效果的。同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有很深远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理解什么是无限等等都作好了铺垫。


最新文章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