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阵问题》一课的反思
- 贺军
- 工作记录
- 2018-04-28 15:23:18
这次教学比武中,我选择《方阵问题》一课作为来东风来的第一节数学课,有可取之处,但更多的是一些反思和要改进之处。
所谓方阵问题,实际上要解决的重复计算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记忆深刻,我用了以前我最为常用的一个套路,就是“打埋伏”。
为了让学生掉进我的 “埋伏圈”,我预先作了一个铺设,先进行正方形有关知识的复习,按以前的惯例,学生一定会因为定势思维而用求正方形周长的方法来求方阵外圈的人数。果然当我提问,谁能很快说出外圈的人数?就有学生回答说是32人,我心里一阵高兴,好的,进“圈”了。正当我得意时,其他学生马上反驳,说他的得数不对,说是28人,这名回答问题的同学脑瓜子转的也很快,马上改口说他还没回答完,说还要减4。我心想:完了,好不容易抓住一个中“埋伏”的,他还要“逃跑”!
怎么办呢?我的脑袋也快速地运转着,既然你们不“中埋伏”,只有我自己钻进来算了,我抓住那个同学每一次回答时的错误结果不放,说:我觉得32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呀,你看,这外圈的样子就像正方形的周长一样,用求周长的办法怎么不行?学生们还是不上我的当,纷纷说我重复计算,是错的。我急了,不能让他们再说了,再说下去,我的这个“埋伏圈”就会变成一个甩不掉的大尾巴。我于是作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说: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还是数一数最好,数完之后就知道谁错了。数完之后,学生们自然是赢了,我才借坡下驴,表扬了学生们一番,老实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再一摸额头,有一层细细的汗,还好,接下来也还顺利,没大问题。
课后,我颇有感受,“打埋伏”这个办法好是好,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对结果进行多种预设,尽量让学生钻进去。二是实在学生不上当,那就要放下架子,自己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