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免费开通校本教研云>
查询历史考核记录>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罗春华的个人主页

  • TA的主页
  • TA的资源包
  • TA的文章
  • TA的荣誉
当前位置: 贝壳网 > 罗春华的个人主页 > 我的文章 >参加“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

参加“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

罗春华
工作记录
2018-12-23 12:24:45

前不久非常有幸,我和学校的几位数学老师赶赴长沙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就目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以小学数学课本涉及较多的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概率、综合与实践”为教学研究重点,采取名师现场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理论提升讲座、与名师面对面的讨论等形式。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研究总结教育的教学新经验,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每一位教师心中的教育梦。通过本次活动,我充分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堂的无穷魅力和名师的风采,也明确了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应该去注意哪些方面,收获较多。

一、      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好位

在以往我们的教学中,基本是我们教师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自己的教学目标,直接要求孩子们顺着我们的教学环节和思路去走,把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当作“佛祖”,而忽略了孩子们的需求和感受。而吴正宪老师教学的“面积的初步认识”,则是充分把自己的学生当做“佛祖”。当开课出示面积这个名词时,让孩子们自由提问:什么是面积?面积长得什么样?面积在哪里?面积怎么算?然后再引导孩子们想办法去解疑,并且整堂课尽量用孩子们的语言去帮助孩子们认知面积。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需求,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教师和学生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关系。

二、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过程。

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对于哪些抽象成文字的信息认知能力有限。因此教学中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孩子们去感知和体验信息的生成。比如吴老师通过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后让孩子们来说说什么是“面积”时,并不要求学生一字不漏的说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一周的大小叫面积。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初步感知,把面积理解为:有大有小,要封口的,涂色时不能流出来等等。在把孩子们的这种感知与文字概念的对接上也并不操之过急,本节课中吴老师也并没有用总结性的语言来概述什么是面积。而是认为这种“对接”可以放到后面的练习过程中或下节课去,让学生从初步认知过度到深层次的理解。

三、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种子”角色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停留在学哪里管哪里、学那个阶段就只管那个阶段的教学理念上了。比如吴老师在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我们要选择用“正方形”的纸片来作为计算面积的“尺子”时,从中就已经给学生渗透到了以后要学习的“密铺思想”。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去播下“种子”,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      教学中,要学会适时“化繁为简或化简为繁”

在我们的教学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繁琐的问题,为了寻找解题方法,我们经常会由浅入深,总结方法,再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来解决较为复杂化的问题。但在听了黄世忠老师执教的“数的产生”后,我才意识到数学教学不但有必要化繁为简,同样有时也可化简为“繁”。比如这节原本很简单的“数的产生”,如果是我来上就只会让孩子简单的认识一下各个阶段和各国数的表示方法,而不会去在课前收集大量的资料,让孩子们去了解一些有关数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各种数字符号表示的意义,搞得这样复杂。而黄老师的这种教学理念就是基于孩子“学习力”的培养,课中通过呈现大量的文本信息和分析,使学生感兴趣,让学生有了学了想学,学了想再学,甚至会主动延伸到课后去学、去看的欲望,非常注重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中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节课40分钟,分分都是宝,我们一定要让每一分钟都用得有价值。本次活动中,江苏的吴汝萍老师在她的讲座中给我们举了一个案例让我记忆犹新。在一次赛课时,有一位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中让学生把一张圆片纸分成两份,看看可以怎样分?以此来得出“平均分”,在这个教学环节上花了将近5分钟的时间,但在二年级的教材中我们已经教学生认识了什么是“平均分”,而且是作为重头戏,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来讲的。那么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就没有必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带学生去认识“平均分”了。也就是说我们老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地运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目前我们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定位是要变“双基”为“四基”,变“双能”为“四能”。在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后,使我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课标的要求,明确了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民主、轻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的课堂。今后,我也会向这方面去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上好每一堂课。

 

 

 

 

 

 

最新文章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