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计算机”教学设计
- 佯洋
- 教学设计
- 2023-09-18 19:18:07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个时代是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标志的。那么究竟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又是如何工作的,都将在《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电子计算机》这一课揭开神秘的面纱。这一课的容量之大,专业性之强,对广大的计算机教师是一个挑战。本篇教学设计在2006年无锡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评比”中荣获2等奖。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实际观察主机内部结构,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简史与发展方向;认识计算机对现代社会的作用、意义;通过大量实例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理解计算机的组成、简单工作原理及计算机系统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计算机的组成、简单工作原理及系统结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师: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是什么?
生:电脑。
师:电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叫做什么?
生:电子计算机。
师:电子计算机和电脑是否为同一概念呢?
生:学生思考并作出回答。并进行相应的补充说明。
2. 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师:(1)电子计算机的特点?(2)电子计算机可以分成几类?(3)计算机的发展史。(4)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有哪些应用?
师生共同交流上述问题。
3. 探究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师:什么是微机?
学生通过书本找到答案。
师:明确我们目前机房以及家庭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微机,在今后的课程中我们所学习的计算机都是指微机。
师:计算机从功能上讲可以分几部分?常见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有哪些?
师:教师结合PPT硬件设备的图片讲解各个组成部分。
生:听教师讲解并观看PPT演示。
师:以工厂车间生产产品的流程作比喻,来讲解“计算机工作的简单原理”。
我们的计算机好比是一个工厂的车间。工厂车间就像计算机的主体,原材料运送车就是输入设备,仓库(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则是存储器,生产车间的机床是运算器,控制车床、机器的开关是控制器,产品运送车是输出设备等。
师:结合上述简介,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
生:听教师讲解。
“解剖计算机”教学设计 - 洋洋 - 宋杨工作室
4. 计算机系统结构
师: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与软件两大部分(演示PPT)。
师:讲解一下什么是硬件,什么是软件?
5. 硬件系统
师:学生分成4小组观察计算机主机内部结构,主机内有哪些硬件设备?对照投影上所展示的各个硬件部分。
生:学生分组动手、观察。
师生共同交流观察结果。
师:请学生举例。
师:前面我们是从功能来分析计算机的组成部分的,共分为5个组成部分。下面我们从硬件组成上来分析计算机。我们来打开主机箱,看看这个铁箱子里到底有些什么?
师:将学生按自然小组分成四组,每一组分配一台主机,组内成员分工合作。
生:观察主机箱。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师:根据学生观察的发现,讲解各个组成部分的知识点。
6. 软件系统
师:计算机软件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师:讲解什么是系统软件以及系统软件常见的有哪几类。
师:什么是应用软件?常见应用软件有哪些?
小结整个计算机系统,给出脉络图(如图2)。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容量相当大,所以在教材设计的时候必须做到重点突出。
2. 本节课专业性极强,要求教师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并且对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比较熟悉。
3. 通过直观的手段,让学生自己动手,既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